序号 |
作 者 |
论文题目 |
刊物名称 |
发表时间及页码 |
1 |
YY He, Si Yu,Y. Cui.et al. |
Morphological Study on Microvasculature of Left Ventricular Wall in Infant and Adult Yaks. |
The Anatomical Record |
2010,293:1519-1526 |
2 |
Lixiang Cheng, Hongyu Yang, Bibo LIN, et al. |
Effect of gamma-ray radiation on physiological,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chromosome aberrations of minitubers in Solanum tuberosum L. |
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 |
2010,86: 791-799 |
3 |
Peng yunling, Zhang Jinpeng, Cao Gaoyi, et al |
Overexpression of a PLDalpha1 gene from Setaria italica enhances the sensitivityof Arabidopsis to abscisic acid and improves its drought tolerance |
Plant Cell Reports |
2010,29:793-802 |
4 |
CH Yang,Q Chai,GB Huang |
Root distribution and yield responses of wheat/maize intercropping to alternate irrigation in the ari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. |
Plant Soil Environment |
2010,56:253-262 |
5 |
Qi Wang,Fengrui Li, Lin Zhao,et al |
Effects of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on nitrate nitrogen distribution and fertilizer nitrogen loss, wheat yield and nitrogen uptake on a recently reclaimed sandy farmland. |
Plant Soil |
2010,337:325-339 |
6 |
FX Feng,GB Huang |
Tillage and straw management impacts on soil properties, root growth and grain yield of winter wheat in northwestern China. |
Crop Science |
2010,50:1465-1473 |
7 |
Zhang E.H et al. |
Autotoxic effects of Angelica sinensis (Oliv.) Diels |
Allelopathy Journal |
2010,26:1-12 |
8 |
Nianlai Chen, Ruiyong Tang, Yuxin Zhang, et al. |
Photosynthetic and biochemical changes of melon leaves during senescence |
Acta Horticulturae |
2010,87:329-336 |
9 |
Nianlai Chen, Xi-e Li, Ming Hu, et al. |
Effects of BTH and SA Treatment on Assimilate Allocation, Fruit Yield and Quality of Melon |
Acta Horticulturae |
2010,87:403-408 |
10 |
Fang Liu, Yuxin Zhang, Chunlin Wang, et al. |
Effects of Chilling Temperatures on Cellularity and Ultrastructure of Honey Dew Fruits |
Acta Horticulturae |
2010,87:323-328 |
11 |
Jiannong Zhang, Guifen Zhang |
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edible seed watermelons on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and RAPD analysis |
Acta Horticulturae |
2010,87:79-86 |
12 |
YIN Yan,WANG Di |
Postharvest Treatment with β-Aminobutyric Acid Induces Resistance Against Dry Rot Caused by Fusarium sulphureum in Potato Tuber |
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|
2010,9:1372-1380 |
13 |
Jiangping Bai, Joe A.Fralick |
Evidence that the C-terminus of OprM is involved in the assembly of the VceAB-OprM efflux pump |
FEBS Letters |
2010,584:1493-1497 |
14 |
杨彩红, 柴强, 黄高宝. |
荒漠绿洲区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的水分利用特征 |
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|
2010,18:782-786 |
15 |
齐万海, 柴强. |
不同隔根方式下间作小麦玉米的竞争力及产量响应 |
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|
2010,18: 31~34 |
16 |
张恒嘉,赵文智 |
有限灌溉对荒漠绿洲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|
中国沙漠 |
2010,30:891-895 |
17 |
柴强,杨彩红,黄高宝 |
干旱区绿洲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的耗水特性 |
中国沙漠 |
2010,30:1152-1159 |
18 |
丁伟,杨振华,张世彪,等 |
青海柴达木地区野生胡杨叶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|
中国沙漠 |
2010,30:1411-1415 |
19 |
陶明,黄高宝. |
河西走廊沙产业效益评价初探 |
中国沙漠 |
2010,30:260-266 |
20 |
黄海霞,王刚,陈年来,等 |
荒漠灌木逆境适应性研究进展 |
中国沙漠 |
2010,30:125-133 |
21 |
张智全,张军,黄高宝 |
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管理对策--以庆阳市为例 |
中国沙漠 |
2010,30:614-619 |
22 |
刘养卉,龚大鑫,窦学诚 |
甘肃省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|
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|
2010,31:39-42 |
23 |
陈年来,胡敏乔,昌萍,等 |
BTH、SA和SiO2处理对甜瓜幼苗白粉病抗性及叶片HRGP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|
中国农业科学 |
2010,43:535-541 |
24 |
柴强 |
分根交替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|
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|
2010,12:46-51 |
25 |
魏玉杰, 张金文, 何庆祥 |
花粉介导法将萝卜抗菌肽基因导入野罂粟的影响因素研究 |
中国农学通报 |
2010,26:32-37 |
26 |
孙小妹,刘勇,雷虎,等 |
黑籽南瓜种子基质引发适宜条件研究 |
中国瓜菜 |
2010,36:8-11 |
27 |
张新慧,郎多勇,张恩和. |
当归根际土壤水浸液的自毒作用研究及化感物质的鉴定 |
中草药 |
2010,33:1678-1680 |
28 |
张鹏,王刚,张涛,等 |
祁连山中部两种优势乔木叶片δ13C的海拔响应及其机理 |
植物生态学报 |
2010,34:125-133 |
29 |
杨斌,张恒嘉,李有先,薛燕翎 |
不同灌水量对菊芋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|
灌溉排水学报 |
2010,29:140-142 |
30 |
陈年来,胡敏,代春艳,等 |
诱抗处理对甜瓜叶片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 |
园艺学报 |
2010,37:1759-1766 |
31 |
石菁, 张金文, 陆继有 |
玉米瘤黑粉病抗性鉴定技术的评价 |
玉米科学 |
2010, 26:40-45 |
32 |
常磊,柴守玺,杨德龙,等 |
我国旱地春小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指标的变异分析 |
应用生态学报 |
2010,21:2821-2829 |
33 |
成雪峰,张凤云,柴守玺 |
春小麦对不同灌水处理的气孔反应及其影响因子 |
应用生态学报 |
2010, 21:36-40 |
34 |
秦舒浩, 李玲玲, 陈娜. |
外源Ca2+对高温强光下西葫芦幼苗形态特征、光合特性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|
应用生态学报 |
2010, 21:2830-2835 |
35 |
王延秀, 张金文, 武禄光 |
二氢黄酮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转基因烟草的获得 |
西北植物学报 |
2010,30:1-7 |
36 |
陈年来,乃小英,张玉鑫,等 |
植物源诱导剂对甜瓜叶片防卫酶活性的影响 |
西北植物学报 |
2010,30:2016-2021 |
37 |
武军艳,孙万仓,杨杰,等 |
不同覆盖处理对甘肃中部地区甘蓝型冬油菜越冬率及产量的影响 |
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|
2010,28:96-99 |
38 |
王生鑫,王立,黄高宝, 等. |
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水蚀的影响 |
水土保持学报 |
2010,19:40-43 |
39 |
张艳云,林卫,李唯等 |
番茄E8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拟南芥中的表达 |
生物技术通报 |
2010,7:113-116 |
40 |
杨江山,张恩和,黄高宝,等 |
保护性耕作对麦药轮作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|
生态学报 |
2010,30:0824-0829 |
41 |
杨苑苗,窦学诚 |
基于空间层面的循环农业模式分析 |
山西农业科学 |
2010,38:75- 79 |
42 |
郭丽琢,马剑,黄高宝 |
根瘤菌接种对豌豆产量及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|
农业现代化研究 |
2010,31:630-633 |
43 |
陈桂平,杨彩红,罗照霞,等 |
分带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与利用 |
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|
2010,26:390-394 |
44 |
任亮,郑琪,李滨, 李振声等 |
蓝粒小麦4Ag 染色体的显微分离与鉴定 |
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|
2010,18:1031-1037 |
45 |
郭维俊,黄高宝,王芬娥,等 |
小麦根系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|
农业机械学报 |
2010,41:92-95 |
46 |
周建军,王蒂,蔺海明,等. |
坡缕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. |
西北农业学报 |
2010, 19: 89-94 |
47 |
张文俊,窦学诚 |
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动态分析—以河南农村为例 |
农村经济 |
2010:101-104. |
48 |
李志贤,柴守玺 |
西北绿洲氮磷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|
麦类作物学报 |
2010,30:488-491 |
49 |
赖勇,马小乐,王化俊等 |
59份CIMMYT春小麦品系的HMW-GS组成及其品质状况 |
麦类作物学报 |
2010,30:755-759 |
50 |
刘玉汇,王丽,杨宏羽,等 |
植物淀粉分支酶基因的研究进展, |
麦类作物学报 |
2010,30:581-586 |
51 |
卢晓花,柴守玺 |
利用配粉技术提高小麦粉质量.粮食加工 |
粮食加工 |
2010, 35: 29-30 |
52 |
邱黛玉,李应东,蔺海明,等 |
当归种子质量标准研究 |
科技导报 |
2010,28:82-86 |
53 |
季彦林,王旺田,王蒂,等 |
不同光质对马铃薯块茎糖苷生物碱积累的诱导效应 |
江苏农业学报 |
2010, 26:40-45 |
54 |
马小黎,刘建华,牛俊义 |
陇东旱塬区作物生产潜力估算研究—以镇原试区为例 |
江苏农业科学 |
2010,26:103-105 |
55 |
代春艳,朱振家,安翠香,陈年来 |
BTH诱导甜瓜叶片抗白粉病相关防御酶系统的研究 |
江苏农业科学 |
2010,26:1060-1070 |
56 |
徐培华,李唯,杨德龙,等. |
桃果实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|
华北农学报 |
2010,25:44-50 |
57 |
牛婷婷,窦学诚,龚大鑫 |
小米产业链各环节发展现状及成本收益分析——以甘肃会宁县为例 |
湖南农业科学 |
2010,11:135-139 |
58 |
裴国平,王蒂,张俊莲,等 |
连作马铃薯对抗性酶及生物学特性变化的研究 |
湖南农业科学 |
2010, 11:34-37. |
59 |
陈年来,朱振家,代春艳,等 |
BTH对不同抗性甜瓜品种抗白粉菌的诱导效应 |
果树学报 |
2010,27:764-769 |
60 |
乃小英,陈年来,乔昌萍,等 |
诱抗剂处理对甜瓜叶部病害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|
果树学报 |
2010,27:286-291 |
61 |
裴国平,王蒂,张俊莲 |
马铃薯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|
广东农业科学 |
2010,6:30-32 |
62 |
柴强,罗照霞,杨彩红,等 |
绿洲灌区交替灌溉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|
灌溉排水学报 |
2010,29:126-128 |
63 |
王晓娟,黄高宝,李卿沛, 等. |
不同耕作措施下旱地春小麦田和豌豆田的蒸发蒸腾特性及产量效应 |
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|
2010,24172-177 |
64 |
罗珠珠,黄高宝,张仁陟,等 |
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|
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|
2010,18: 458−464 |
65 |
成雪峰,张凤云,柴守玺 |
灌水处理对春小麦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|
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|
2010,28:13-18 |
66 |
沈宝云,张俊莲 王蒂 |
植物淀粉分支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|
麦类作物学报 |
2010,30:581-586 |
67 |
武军艳,孙万仓,杨杰,等 |
不同覆盖处理对甘肃中部地区甘蓝型冬油菜越冬率及产量的影响 |
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|
2010,28:96-99 |
68 |
张虎天,郭丽琢,柴强, |
接种根瘤菌对豌豆/玉米体系生长状况的影响 |
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|
2010, 28:92-96 |
69 |
张永祥,杨祁峰,牛俊义,等 |
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不同品种玉米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|
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|
2010,28:26-31 |
70 |
刘震,秦舒浩,王蒂,等 |
陇中半干旱区集雨限灌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, |
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|
2010,28:46-48. |
71 |
刘海亮,柴强,于爱忠. |
灌水量及留茬对绿洲不同种植模式耗水总量及棵间蒸发量的影响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, |
2010,45:69-73 |
72 |
陈国梁,张金文,王蒂, 等 |
重叠PCR一步法对三种淀粉合成酶融合基因的构建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, |
2010,45:38-43 |
73 |
王川峰,杨德龙,魏昭智,等 |
“酒棉8号”棉花新品种膜下滴灌栽培示范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90-94 |
74 |
何学涛,牛俊义,刘建华 |
不同施肥水平对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,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83-86 |
75 |
靳奇峰,牛俊义 |
施肥深度对地膜春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63-66 |
76 |
李成有,张仁陟,蔡立群,等 |
保护性耕作措施下旱作春小麦和豌豆叶片水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88-93 |
77 |
李卿沛,黄高宝,王晓娟,等 |
旱地马铃薯免耕覆盖摆种的产量表现及其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 77-81 |
78 |
刘博,黄高宝,高亚琴 |
免耕对旱地春小麦成熟期CO2和N2O排放日变化的影响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 45: 82-87 |
79 |
刘小娥,柴守玺,常磊,等 |
密度对春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46-52 |
80 |
马绍英,李胜,牛俊义,等 |
LED不同光质对葡萄砧木试管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56-62 |
81 |
马小乐,柴守玺,方永丰等 |
不同蛋白亚基类型的小麦品种品质性状评价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55-58 |
82 |
齐万海,柴强,于爱忠 |
间作小麦的边行效应及其与根系空间分布的关系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72-76 |
83 |
席玲玲, 闫志利, 牛俊义, 等 |
干旱胁迫对豌豆籽粒灌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31-36 |
84 |
任强, 张增艳, 黄鹏. |
半粒小麦种子DNA提取的研究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59-62 |
85 |
王川峰,杨德龙,魏昭智,等 |
酒棉8号”棉花新品种膜下滴灌栽培示范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90-94 |
86 |
王锐,刘露,沈建锋,等 |
温室与露地条件下西瓜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比较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80-84 |
87 |
高慧娟,陈年来,黄海霞,等 |
甜瓜光合特性对土壤水分条件的响应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72-78 |
88 |
吴文俊,贾小霞,张金文,等 |
Chi和Bar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烟草的初步检测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56-59 |
89 |
王萱,王化俊,刘鹏飞,等 |
玉米直链淀粉ae基因的遗传与杂种优势分析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69-73 |
90 |
张辉,黄鹏,柴强,等 |
不同供水水平下小麦根系分泌物及典型化感物质的生物学效应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52-57 |
91 |
张文斌,杨祁峰,牛俊义,等 |
种植密度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74-78 |
92 |
丁亮,王蒂,蔺海明,等 |
坡缕石种薯包衣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79-83. |
93 |
李世风,张宁,刘柏林,等 |
铃薯microRNA及其靶基因的预测与功能分析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43-48 |
94 |
王立,黄高宝,张仁陟,等 |
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道地药材保护性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|
水土保持学报 |
2010,24: 59-62 |
95 |
张东昱,吴兵,盖玥,等 |
甘蓝型油菜抵御环境低温的响应机理研究 |
甘肃科技 |
2010,23:151-155. |
96 |
仲军,孟亚雄,王化俊,等 |
甘肃省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的RAPD标记 |
分子植物育种 |
2010,8:469-474 |
97 |
杨丽,李葆春, 王化俊,等 |
玉米杂种优势与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|
分子植物育种 |
2010,8:747-751 |
98 |
温睿婷,王汉宁,杨如涛,等 |
降低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褐化的初步研究 |
分子植物育种 |
2010,8:483-487 |
99 |
蒲媛媛,孙万仓 |
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与生理生化特性关系 |
分子植物育种 |
2010,8:335-339 |
100 |
武季玲,靳奇峰,牛俊义, 等. |
4种麻黄属植物种子的扫描电镜观察 |
草原与草坪 |
2010,30:11-13,19 |
101 |
杨江山,张恩和,黄高宝等 |
保护性耕作对菘蓝光合特性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|
草业学报 |
2010,19:113-120 |
102 |
张恩和,张新慧 |
不同生长年限啤酒花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|
草业学报 |
2010,19:35-40 |
103 |
郭凤霞,常彦莉,林玉红,等 |
甘肃贝母种子灌浆特性研究 |
草业学报 |
2010,19:97-102 |
104 |
常彦莉,陈垣,郭凤霞,等 |
甘肃贝母种子吸水及发芽特性研究 |
草业学报 |
2010,19:41-46 |
105 |
邱黛玉,蔺海明,方子森,等 |
种苗大小对当归成药期早期抽薹和生理变化的影响 |
草业学报 |
2010,19:100-105 |
106 |
方子森,高凌花,张恩和,等 |
人工施用氮肥、磷肥对宽叶羌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|
草业学报 |
2010,19:54-60 |
107 |
颉建明,郁继华,黄高宝,冯致 |
弱光或低温弱光下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品种耐性的关系 |
中国农业科学 |
2010,43:4036-4044 |
108 |
黄彩霞,柴守玺,赵德明,等 |
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|
草业学报 |
2010,19:196-203 |
109 |
孟亚雄,张金文, 王化俊, 等 |
棉纤维特异启动子LTP12驱动的基因phaB、phaC双价载体构建 |
草业学报 |
2010, 19:170-176 |
110 |
常宏,王汉宁,张金文, 等 |
玉米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的SSR标记多重PCR体系优化 |
草业学报 |
2010, 19:204-211 |
111 |
蔺海明,李瑜,程卫东 |
红芪种子吸水规律及萌发特性的研究 |
中药材 |
2010,3:1680-1683 |
112 |
文义凯,杜宏辉,刘柏林,等 |
转PPase基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|
分子植物育种 |
2010,8:325-328 |
113 |
马文,王昱力,司怀军 |
民乐县马铃薯产业链拓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|
中国马铃薯 |
2010,24:249-252 |
114 |
李世风,张宁,刘柏林,等 |
马铃薯microRNA 及其靶基因的预测与功能分析 |
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|
2010,45:43-48 |
115 |
文义凯,杜宏辉,刘柏林,张宁,司怀军,王蒂. |
转PPase基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|
分子植物育种 |
2010,8:325-328 |
116 |
孟亚雄,仲军,王化俊,等 |
甘肃省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小种的RAPD分析及Su11-4小种SCAR标记建立 |
草业学报 |
2010,19:180- 186 |
117 |
张智全,于爱忠,罗珠珠,等 |
甘肃省庆阳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|
草业学报 |
2010,19:187-193 |
118 |
赵利,胡冠芳,王利民,等 |
兰州地区胡麻田杂草消长动态及群落生态位研究 |
草业学报 |
2010, 19:18-24. |
119 |
沈宝云,刘玉汇,张俊莲,等 |
马铃薯块茎GBSSⅠ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|
草业学报 |
2010,19:1-5. |
120 |
邱黛玉,蔺海明,陈垣,等 |
经纬度和海拔对当归成药期植株长势和早期抽薹的影响 |
草地学报 |
2010,18:838-843 |
121 |
黄鹏 |
施钾对日光温室香椿苗生长的影响 |
北方园艺 |
2010,31:40-42 |
122 |
黄鹏 |
塑料拱棚香椿间作番茄栽培技术 |
北方园艺 |
2010,31:86-87 |
123 |
卢晓花,马小乐, 柴守玺,等 |
旱地春小麦品种西旱一号配粉特性研究 |
安徽农业科学 |
2010,38:12985-12987 |
124 |
杨荣, 黄高宝. |
固定道结合垄面覆盖种植模式对春小麦冠层结构特性的影响 |
作物学报 |
2010,36:63-169 |
125 |
王旺田,张金文,王蒂, 等 |
光质与马铃薯块茎细胞信号分子和糖苷生物碱积累的关系 |
作物学报 |
2010,36:629-635 |
126 |
孙万仓,武军艳,方彦,等 |
北方旱寒区北移冬油菜生长发育特性 |
作物学报 |
2010,36:2124-2134 |
127 |
程红玉,方子森,纪瑛,等 |
苦参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|
种子 |
2010,29:38-41 |
128 |
王芳,王汉宁,张春龙.等 |
3种农作物秸秆水浸液对党参化感作用的研究. |
种子 |
2010,29:35-37,41. |
129 |
张新慧,张恩和,王永捷,等 |
不同前茬对当归药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|
中药材 |
2010,33:1678-1680 |
130 |
朱蕾,王俊英,陈垣,等 |
不同包材与储藏方法对当归品质和保质期的影响 |
中国中药杂志 |
2010,35:957-959 |
131 |
张新慧,张恩和,王惠珍等 |
连作对当归生长的障碍效应及机制研究 |
中国中药杂 |
2010,3:1231-1234 |
132 |
席旭东,晋小军,张俊科 |
蔬菜废弃物快速堆肥方法研究 |
中国土壤肥料 |
2010:62-66 |
133 |
康恩祥,朱振家,方春媛,等 |
BTH处理对不同生育期甜瓜抗白粉病的诱导效应研究 |
中国蔬菜 |
2010,22:64-67 |
134 |
常磊,柴守玺 |
GGE双标图在我国旱地春小麦稳产性分析中的应用 |
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|
2010,18:988-994 |
|